反渗透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平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板式和管式由于效果和效益较差等原因,仅用于小批量的浓缩分离等方面。而卷式和中空纤维式是反渗透水处理中的主要结构形式。
卷式常用膜有醋酸纤维素膜和芳香聚酰胺复合膜。卷式膜元件是将制好的平板膜密封成信封状膜袋,在两个膜袋之间衬以网状间隔材料,然后紧密地卷绕在一根多孔的中心管上而形成卷式膜元件。
卷式膜元件通常使用直径有63.5mm(2.5in)、101.6mm(4in)、203.2mm(8in)等3种。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通常使用直径有φ102或φ203。
过滤处理
过滤的目的就是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
过滤设备通常有滤料过滤、活性炭过滤和微孔过滤等。
过滤设备可以是重力式过滤和压力式过滤。
膜组件的排列组合
膜组件排列组合的原则是保持各组件的进水流量小于规格元件允许最高进水流量,浓水流量大于其最低允许流量,产水量(透水量)小于其最大允许流量。
不同的膜制造厂商生产的膜元件,都可以从其样本中查到最高进水量、最低的浓水流量和最大透水量。
膜元件最高进水流量(速)是为了防止膜元件的压降过大从而损环膜元件。膜元件最大透水量是为了防止膜表面污速度加速。
膜元件最低浓水流量(速),或最大的单个膜元件的回收率,是为了使进水在元件内有合适的紊流状态,减少浓差极化。出现了浓差极化,必然引起膜表面溶液渗透压的增大,从而导致渗透流量和脱盐率的下降,并使难溶盐在膜表面沉积下来。膜元件 最低浓水流量和浓水的最大防结垢的浓度决定了系统的回收率
系统回收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浓水的排放量。一般而言,系统回收率越高,需要越多的元件串联起来,为补充移去的渗透液(产水),以维持每个组件的进水流量,每段压力容器的数量随水流方向递减,即多段锥形排列。
反渗透装置设计考虑因素:
1、对进水水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装置的产水量、系统的回收率、脱盐率;
通过进水和出水水质,选择合理的膜材料和膜结构;
2、根据以上条件计算所需膜元件的数量和压力容器数∶
确定膜组件的排列方式;
合理选择连接管路和阀门;
合理选择仪表。